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确定是明确赔偿金额的关键,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共分为脑脊髓神经、头面部、脊柱、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会阴、肢体及皮肤...
I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是2017年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一、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对于这种财产损失,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确定残疾赔偿金时,应当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的因素1、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其丧失的程度,赔偿相应的数额。——相对劳动劳动能力丧失说2、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3、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等“,此条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得(收入)丧失说(又称差额说)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列》 首先,事故责任划分问题。事故责任由根据双方的过错以及原因力比例来综合认定。出院后申请伤残鉴定再计算赔偿金额。 根据鉴定的结果将对方司机,车主,保险公司一起诉讼解决; 交通事故的赔偿涉及伤残等级,工资,休养时间,护理时间,户口等; 赔偿项目有医药医药费,伤残赔偿金,后期治疗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十几个项目费。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判断依据为: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4人已浏览
323人已浏览
2,659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