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条第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妇女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向工会及工会女职工组织寻求帮助。代表和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基本职能,因此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所在企业或地方的工会女职工组织寻求帮助。 2、向所在单位和地方的劳动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女职工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均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3、可以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女职工因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制止和处理;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犯,可以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处理。 4、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女职工的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可以用自诉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女性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女职工的保护也在相关管理规定中不断出现,很多企业和单位也越来也重视女性的地位和保护,女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
1.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首先要敢于同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进行争斗,这既是公民自已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善于同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者进行反抗, 2.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采取合法的手段、途径,制止侵害,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解决非法侵害问题,也就是要依靠执法机关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
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权利受到侵害时,女职工可采取下列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向企业主管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申诉。(《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该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 3、对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决定或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417人已浏览
6,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