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假币出售罪审判标准是什么?

2025-02-06
一、关于出售假币罪的裁量标准 法院在审理出售假币罪案件时,会根据《刑法》第171条【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进行裁量。根据该条款,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刑法》第191条【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也对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定。对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构成犯罪所需满足的条件 1. 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伪造的货币才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 2. 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一地运往另外一地的行为。 3. 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在我国法律上,对于出售假币的行为需要严格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一方面需要根据假币的出售数额大小来进行量刑处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造成的他人的严重经济损失情况进行量刑处理,具体情况由法院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 若您对上述文章有疑问,可以通过搜索我们网站的其他内容来进行了解,也可以提交您的问题,请律师来帮您解答。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13,081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