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房屋租赁违约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约行为(损害原因)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指侵犯民事权利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此外,《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第37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分期支付租金,承租人未按期支付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最后一期租金约定支付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办案要件指南》第七条规定,约定分期支付租金的,承租人未按期支付的,诉讼时效应从每期租金约定支付之日起计算,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因为每期租金构成独立的债务。法律上规定的租金的诉讼时效就是一年,可是房东和租客因租金问题发生争执的话双方都不会是一种不管不顾的状态,因此,除非双方之前从来都不清楚租金问题的诉讼时效是受到限制的,否则的话不会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维权。而租金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承租人拒付房租,或者延期支付租金,出租人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时效为1年。所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诉讼,出租人一定要牢牢记住诉讼时效为1年,起诉超过1年的,若对方提出时效抗辩,法院经查明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张的,那么,出租人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解除权行使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