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适用条件: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故意伤害罪能判缓刑吗缓刑适用条件:(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①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②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③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④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3)犯故意伤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①没有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②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③为了不正当竞争或者泄愤报复等非法目的,买凶、雇凶或纠集黑恶势力伤害他人身体的;④多人携带强制单或管制刀具在公共场所公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⑤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二、故意伤害罪如何量刑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六个月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3)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一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4)故意伤害致一人死亡,伤害手段一般的,可以在十四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其他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2)每增加一人轻伤,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3)每增加一人重伤,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确定基准刑;(4)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的,增加二个月至三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每增加一级严重残疾的,增加六个月至九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每增加一级特别严重残疾的,增加二年至二年六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犯故意伤害罪的,在进行判刑的时候也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但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行。当然由于故意伤害罪可能造成他人人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缓刑。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5)使用刀具等锐器伤人的,每次增加三个月至四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使用***伤人的,每次增加九个月至一年刑期确定基准刑。3、罪中犯罪情节(1)雇佣他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对雇佣人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2)因其他违法犯罪目的而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3)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伤害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4、罪前、罪后量刑情节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故意伤害后,如果犯罪者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缓刑可能性较大 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缓刑适用条件: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 ①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②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 ③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 ④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3)犯故意伤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①没有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②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③为了不正当竞争或者泄愤报复等非法目的,买凶、雇凶或纠集黑恶势力伤害他人身体的 ④多人携带强制单或管制刀具在公共场所公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⑤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人已浏览
388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