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携带管制刀具的违法行为。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
要想知道在吴江治安拘留会留案底吗,首先要清楚案底的定义,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会被收监、逮捕,由办案机关根据办案需要决定,涉及因素很多,这种情况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规律可循。如将来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不宣告缓刑,肯定会被收监狱服刑。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一百零三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治安管理处罚法》却是被拘留人的近亲属和单位负责人可以会见被拘留人,这里面完全没有提到律师。这样,律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很无奈。 现在《拘留所条例》随着2012年4月1日的实施,为律师会见被拘留人提供了明确的
训诫后不会再拘留。训诫在不同法律适用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在诉讼法、行政法中,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 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适用训诫的对象是违反法庭规则的人。法庭规则是法院开庭时所有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的纪律和秩序,它是开庭审理进行的保障。不满十四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 二、在刑法中,训诫是一种教育方法。 它是人民法院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的人,以口头的方式对其当庭公开进行谴责的教育方法。训诫的适用对象与赔偿损失相同,只是它处罚的内容有其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1964年1月18日在《关于训诫的批复》中指出:人民法院对于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而应予以裁判的,应当用口头的方式进行训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9人已浏览
1,474人已浏览
524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