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司法解释中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受害者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受到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民事诉讼的受害者死亡或失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精神损害赔偿就是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精神上的创伤而有权获得的赔偿。 根据精神损害客体的不同,学术界对精神损害分为以下几类: (1)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与过失所至的精神损害根据人的主观过错不同,将精神损害分为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和过失所致的精神损害。两者都是行为人对受害人施加了精神痛苦或使其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2)因侵权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与因违约所产生的精神损害据造成精神损害发生的原因分为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和因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前者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人格造成的精神损害,后者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义务而给他方当事人造成精神损害。中国立法和司法规定了因侵权行为而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因违约行为产生精神损害目前没有明确规定。 (3)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以侵权人的不法行为是否直接受害人本人为标准,可分为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前者是指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直接特定民事主体即受害人本人并给其造成的精神损害;后者是侵权行为未直接受害人本人,而给与受害人关系密切的亲属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即间接的精神损害。
1、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2、法律没有规定死者家属刑事诉讼终结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定情形。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是刑事判决生效后。3、这种说法不成立,被判刑并不能免除刑事责任的承担,但是如果民事赔偿到位,人民法院在对被告人量刑时是会酌情考虑从轻的。4、在有几个肇事主体的情况下是否承当连带责任必须看是不是几个人共同造成,如果十几个人共同造成的事故,按共同侵权理论应承担连带责任,其他情况下按责任大小承担。
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离婚精神赔偿标准,这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不像财产损害那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来确定,这就使得它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但法院一般确定赔偿额考虑的因素有: (1)加害人过错程度,比如加害人是否主观上故意。 (2)具体的侵权情节,比如重婚与与他人同居相比,重婚的侵权行为更恶劣。 (3)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程度,同样的侵害行为,因不同的承受能力,受害方的精神损害程度不同。 (4)当地经济条件,这主要考虑执行上的问题。 (5)其他情节,比如结婚时间的考虑,无过错方对婚姻生活投入越多,时间越长,期待将来对方能够回报的就越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390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