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
根据刑法第115条的规定,行为人过失引起的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造成他人伤害的,只有达到重伤、死亡的才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是过失犯罪,在处罚时都比较轻。
内部解决,包起来就完了,可以说成是意外。如果对公、检已经提交了口供说是一方过失造成的,那就难免刑事追究了,不过只要受害人谅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过失伤害不会重判,多半缓刑或者管制。 相关法律知识: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的性质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过失杀人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