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可以减刑的情况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可以减刑的情况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众所周知,减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应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否则不能减刑。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减刑呢?换句话说,减刑需要什么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可以概括为:1。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有立功表现。这些条件比较抽象,我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细化了这些条件。其中,确有悔改表现的条件是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种情况:认罪服法;认罪遵守监督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与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积极参与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立功表现是指具列情形之一:举报、揭露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技术创新在生产、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在抢险救灾或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
累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情况下可以减刑。但如果有下列几种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确有悔改表现是指: 1、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罪服法; 2、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规、纪律; 3、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4、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49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