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选择申请医调委调解或者与医院协商解决。诉讼成本确实很高,如果能调解或协商也很好。但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了解甚少,需要评估报告,帮助患者在...
如果医疗纠纷不想办理法律手续,可以选择申请医调委调解或者与医院协商解决。诉讼费用真的很高,如果能调解或者协商的话也不错。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写好诉状,到对方住所地法院起诉。自己无法搜集证据时,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先行调解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医疗纠纷处理通常按以下流程走: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2、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或者起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本例医院明显有过错: 1、患儿出现抽搐、四肢无力,这是明显的颅内病变症状,医院不考虑脑部问题,此为漏诊。 2、既然查ECG、血常规没问题,医院何以得出细菌感染的结论?此为误治。 3、颅内病变贵在早期诊断、早断治疗,医院存在延误医疗导致患儿死亡。 本案如果和医院协商不成的,可以聘请专业律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是:拟写诉状、整理证据——起诉立案——首次开庭——医方付费鉴定——再次开庭——判决——二审。大致需要十个月完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556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5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