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其中规定了危险驾驶罪(醉驾)的刑事处罚量刑幅度,在第3项明确规定...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在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醉驾标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不予起诉。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更多关于醉驾免刑司法解释的解答,建议您直接咨询专业律师
按照相关规定,关于醉驾免刑的相关详细内容如下: 最高院的指导性意见并没有对“醉驾一律入刑”进行松绑,而是在尺度上进行微调,让该法律规定变得更加规范化。对醉驾行为从严执法的合理回归,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男子酒后挪车5米被判醉驾醉驾可免刑咋回事? 从司法资源的角度来说,大量的醉驾案件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把“醉驾一律入刑”进行规范处理,有利于让司法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男子酒后挪车5米被判醉驾醉驾可免刑咋回事? 从法理上来说,在所有的犯罪行为中,“危险驾驶罪”的危害只是一种潜在“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了有严重危害后果的现实时,则会有“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更加严厉的罪名来规制。相对于其他严重暴力型刑事犯罪而言,“醉驾”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显然是属于较轻、较小的。所以,如果行为人仅仅只是醉酒后驾车,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且醉驾者认罪、悔罪,对其从宽处罚,是符合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 这么看来是法律的进步? 其实“醉驾入刑”的量刑标准, 经历多次变化 “醉驾入刑”加入 “醉驾入刑”于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是“危险驾驶罪”的一部分。 “醉驾入刑”变严 其后,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规定,“要从严掌握立案标准,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醉驾入刑”对于酒后驾车这一社会顽疾的治理效果非常明显。将“醉驾”列为刑事犯罪,“醉驾一律入刑”实施以来,的确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全国醉驾案件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 轻微不予定罪 此次,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量刑指导意见,明确醉驾情节轻微不予定罪,并将在全国部分法院开展量刑规范试点。
相关内容还有以下内容 “醉驾入刑”是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增加进来的,是“危险驾驶罪”的一部分。从法律条文来看,危险驾驶罪有二种情况。一种叫做“追逐竞驶”,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醉酒驾驶”,并且请注意,法律对“醉酒驾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简单粗暴地来说,只要“醉驾”,就要入刑。 只要您还时不时地出门应酬,都应该在这几年里,切身感受到了这一法律条款的威慑力。不管是政府官员、社会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交警查酒驾让你吹气,发现所吹气体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了80毫克/100毫升,就立即抽血复检;确定还是超标时,就予以刑事立案,入刑没商量。艺人高晓松还成了北京醉驾入刑的第一人。“醉酒一律入刑”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样传开的。 而此次最高法出台的指导意见则明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624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