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概念,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对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当事...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后,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应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提供完整材料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伤残鉴定的时效必须等到“医疗终结”方能进行,即被保险人出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其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才能准确评定伤残的程度。通常鉴定时效为出险后3-6个月,为有利被保险人考虑,最长不超过6个月。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若鉴定为5-10级伤残的,职员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伤残鉴定可以出院,也可以出院前。但伤残必须满三个月才能拿到法医认定报告,否则保险公司不承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警应当及时纠正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警应当根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情节轻微,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51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