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行政强制法》的表述是: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6]这里“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教育”,既包括特定教育,也包括一般教育;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和刑事判决、裁定。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在采取强制措施方面,执行法院可以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及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等措施。
行政强制法中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没有履行行政决定;(2)已经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3)申请执行的时间在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十日后且在自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限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3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