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行贿罪法律责任的确定主要如下所示: 1、根据第393条之规定,对“”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对于行贿罪法律责任的确定主要如下所示: 1、根据第393条之规定,对“”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52条的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对单位判处罚金时,对单位行贿犯罪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处以罚金较为适宜。
对于行贿罪法律责任的确定主要如下所示: 1、根据第393条之规定,对“”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或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直接策划、组织、指挥或批准犯罪活动的单位领导人员,通常情况下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决定作用的单位领导人,不能成为追究刑事责任的主管人员。 2、根据《刑法》第52条的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对单位判处罚金时,对单位行贿犯罪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处以罚金较为适宜
单位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本单位的意志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行贿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二是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单位行贿行为主要有: (1)经单位研究决定的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 (2)经单位主管人员批准,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 (3)单位主管人员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实施的行贿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行贿行为的违法所得必须归单位所有,如果归个人所有,应以自然人的行贿罪论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3条分别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