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时间,也是劳动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时间,也是劳动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的设施、设备及防护措施,女工和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为劳动者提供的保证生产(工作)任务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生产(工作)环境;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6、劳动纪律。包括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内容及其执行程序;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主要指劳动合同期满或者法定终止条件或当事人约定条件出现,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即行消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对触犯其他行政法规的,建议有关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对触犯刑律的,建议执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
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条款:工作内容就是指干什么活,做什么事;工作地点就是指在什么地方干活。在劳资双方正常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争议。但若未明确约定在劳动合同中,会导致用人单位随意变更条款,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有一些公司会以此做为一种政治迫害工具,逼迫劳动者辞职。 比如,在工作内容未明确的前提下,要求员工做不能胜任的领域的事务,或是随意将员工发配到其他地点工作等等。如果未能在劳动合同中未明确必备条款的具体内容,会导致纠纷发生时,员工没有办法与公司形成合法对抗,处在被动的状态下。正可谓,把丑话说在前面,对双方都有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