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释的程序,是指罪犯获得假释,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的步骤实施,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
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相关法规和具体的行刑考核政策,假释条件是有具体规定的,有些严重危害社会的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爆炸、投毒、放火、涉黑、涉枪以及有前科的重新犯罪和累犯是不得假释的,只有通过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来获得提前出狱。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还要根据改造表现和考核积分多少来确定是否可以呈报,还要具备刑期过半、回家后家庭有亲属配合政府监管等条件。假释的操作流程是,服刑人员根据自身条件提出假释申请,由分监区民警合议报监区合议,监区再报监狱合议,监狱召开监狱长办公会议审核通过后向当地中级法院呈报裁定。此外,在合议和呈报期间向本监区服刑人员公示呈报名单,以征求其他服刑人员的不同意见。还有,监狱长办公会议审核中由驻监狱的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审核过程。家属在呈报期间一般无配合工作可做,但如服刑人员有附加刑的罚款未交的,可以帮助缴纳,此外,需要做的就是当法院裁定假释后,回到家里配合政府监管。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是否移送下列材料: (一)减刑或者假释建议书; (二)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三)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五)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社区矫正机构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人民检察院对提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的检察意见,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经审查,如果前三款规定的材料齐备的,应当立案;材料不齐备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补送。
(一)对象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932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6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