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条,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根据《最高解释》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应当注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人员可以担任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以当事人的的工作人员身份参加诉讼活动,应当提交: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凭证、领取工资凭证、其他能够证明其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人员身份的证据加以证明。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2)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3)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4)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行政诉讼的诉讼代表人是指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中,可以由当事人推选或者商定出代表人进行诉讼。其前提条件如下: (1)一方当事人为十人以上; (2)诉讼代表人是当事人之一,与其代表的当事人诉讼利益一致; (3)诉讼代表人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推选出来的; (4)诉讼代表人的人数是二至五人; (5)原告应在指定期限内自愿推选出诉讼代表人,如果当事人推选不出来的,法院可以依照职权指定。诉讼代表人享有程序性事项的代表权限,其行为的法律效力及于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即诉讼代表人仅可以就程序性事宜自行作出诉讼行为,包括管辖权异议、提供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申请证据保全等;若在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的情形下,诉讼代表人须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其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才发生法律效力。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的情形主要包括变更、放弃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等。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九条
行政诉讼通俗来讲就是民告官,代理行政案件,对律师来说可谓是一种挑战,尤其是新律师。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研究案件,切丝维护当事人利益。律师也是法律的守护者,需要对法律负责。所以在接到行政案件代理的时候,绝不能有息事宁人、疏通化解的心理,而是像其他案件一样,认真研究案情,找出行政瑕疵,理清工作思路,切实维护当事人利益。 2、查阅、调证,一丝不苟。欲正人先正己,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利益的立场上,对需要查阅、调取的证据的,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不要害怕遭遇困难而畏缩不前。 3、遇到阻碍,坚决维权。律师在代理行政案件时,向行政机关查阅或者调取证据,往往会收到阻扰或者人为阻碍。在这个时候,要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律师虽然是站在当时人立场上的,但前提是合法的。在代理行政案件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有吃、请、等行为,也不要有和拉关系、套近乎的,这样做将得不偿失。 4、纠正当事人认识错误。在和当事人接触的时,律师也是一位法律宣传者。对于当地人明显有悖法律的不合理诉求,要直接指出来,并向其解释清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410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