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 2.自继承开始,客观意义的继承权也就转化为主观意义的继承权,...
1.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 2.自继承开始,客观意义的继承权也就转化为主观意义的继承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继承的接受权是什么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继承人接受继承的意思表示有两种:一种是明示方式,另一种是默示方式。《继承法》第四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由此可见,法律对接受继承并不要求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只要在遗产处理前没有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法律就推定其接受继承。遗产尚未分割的,即为各继承人共同所有。从司法实践来看,这样规定符合民间习惯,有利于保护继承人的权利,尤其有利于保护遗产暂未分割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当然继承人也可以采用明示方式,作出接受继承的明确表示。其做法是在遗产分割之前,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其他继承人或处理遗产的有关单位或组织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二十五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所谓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是指下列几种情况: 1、被继承人既无法定继承人,又无遗嘱指定的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2、被继承人虽然有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对于有继承权的继承人找不到了怎么办的情况,全体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或者全体继承人都丧失了继承权,都没有资格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3、被继承人没有法定继承人,只用遗嘱处分了一部分遗产,其余未加处分的那一部分遗产也属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