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赔偿金;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3、...
高法《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1日施行)至今仍然有效,并未废止。其中第9条明确规定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叔叔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最高法《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几个问题的说明》明确规定。在交通事故中,受害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的损害,结果对当事人及其家属的精神也有一定程度的痛苦,受害者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合理,目前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最高为5万元。但上述《说明》同时规定,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必须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一并提起,否则人身损害诉讼结束后再另行提起,法院不予受理。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损害赔偿纳入诉讼程序后的法律规定,如果责任人自愿对受害人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并不封顶。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权手段、场景、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利益状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上述司法解释对于精神抚慰金如何计算只是在第十条中做了指导性和概括性的阐述,所以,交通事故精神抚慰金由各地法院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原则、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受害人的情况予以灵活确定。
(一)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中,应一并提起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请求,否则诉讼后不得提起。(参照精神赔偿解释第八条) (二)赔偿类别: 1、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2、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死亡赔偿金已可视为财产损失) 3、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其他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参照赔偿解释第九条) (三)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不予支持。 (四)精神损害抚慰金原则上一次性支付,特别情况下可以分期支付。 事实上,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国家制度对法律制度的道德补充,对维护社会和谐完善我国法制具有积极地意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