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罪与非罪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看情节是否严重。尚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不应作为犯罪论处,构成犯罪的,也只限于追究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
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使国家机关无法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对主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五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构成犯罪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第二、 三、四款规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认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就是破坏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国家机关无法正常工作。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级国家机关。 第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使国家机关无法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第三,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第四,主观要件。主观上,本罪只能由故意构成。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既遂的法律规定如下:《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导致国家机关工作失败,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