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指出:“关于虚假广告,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定: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真实。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如果出卖人故意进行虚假宣传,该虚假宣传使购买者陷入一种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进行了购买,那么出卖者的行为就构成民事欺诈。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1、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广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 3、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构成。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不真实的广告而故意作虚假宣传。
(1)虚假广告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虚假广告罪:.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给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c.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d.造成人身伤残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2)成立虚假广告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