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不能超过20年,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能视为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取得拒绝履行抗辩权,但债务人自愿履行的,视为放弃抗辩权,履行有效。这种立法模式认为债权人长期怠于行使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认为诉讼时效因起诉而中断者,若撤回起诉或因不合法而被驳回,原则上不发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即“诉的撤回,视同未起诉”,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后段(但书)规定:“但是,请求人撤回起诉、撤回仲裁或者起诉被裁定驳回的,时效不中断。”即揭此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当事人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法(民)复[1990]3号)规定:“原告张珠英以暂因证据不足为由申请撤诉,在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其撤诉后,张珠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又提出新的证据再行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即原告撤诉的,其起诉不发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期间仍然从旧。
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时效中断。通常认为,行政诉讼不存在时效中断,因为行政诉讼事关公共秩序,更强调效率,但大部分情况确是当事人更容易耽误起诉期限。为此,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537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