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2021-10-11
本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项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珍贵文物具体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与实物等等。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所出售或赠送的文物是否属于珍费文物,价值如何,必要时,应当请有关专家根据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进行科学鉴定。出售或赠送一般历史文物出口的,应按走私行为或走私犯罪处理,不构成本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擅自出售或擅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个人收藏的文物可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私人收藏的文物,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所谓私自出售,是指将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有偿出卖给外国人。擅自赠送的是珍贵文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外国人。至于行为人是否已经销售,赠成功,不影响本罪成立。例如,在销售过程中被逮捕的,也必须以本罪处理。珍贵文物的来源应该是个人收藏的。根据《文物保护法》第31条第4款的规定,行为者擅自将个人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出售或擅自赠送给外国人的,通过走私论处,本法擅自将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出售或擅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单独列条,独立犯罪。本罪是一择性的罪名。如果行为者只触犯了其中一项罪名,他将被判刑。行为者同时有两种行为的,可以设定两种罪名,但不能实行数罪处罚。(三)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即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条第二项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行为者知道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擅自出售,赠送给外国人。如果行为人主观上确实不知道是珍贵的文物,或者被他人欺骗利用,那么其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应不应该按照本罪进行处罚。关于行为者擅自销售,赠送给外国人珍贵文物的动机性质是什么,例如为了销售利益,赠送给他人或者自己收藏,对犯罪的成立没有影响,但是可以作为量刑时的情节来考虑。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