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特别是年轻人不很重视,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
1、户口迁移了,户籍应随之变更,但是籍贯不变,应为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 2、户口迁移,是中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籍贯从父、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填写。没有明确规定几代,但“祖辈的长久居住地”这个定义,对于绝大多数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确定的。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户口簿上一般照抄父亲的,对于一般老百姓管得不是很严,乱填的不少,出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渠道改掉的也不少。对于一定层次的干部,有必要的话,通过查个人档案、政审之类,是可以追查清楚的。有人认为,在现代国家,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对于他的入学、就业、甚至住旅馆,不应该有任何影响。而且籍贯本身就是一个世世代代永居一处的农耕经济的概念,在现代含义含糊不清。在各种登记表格中,籍贯一栏应该被去除。 在香港,自从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学校系统已不再需要学生填写籍贯资料,而只需要学生填写出生地。 在中华民国统治的台湾,户籍登记曾有籍贯栏,但近年已经停用。
户籍所在地是指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由于就业,搬迁,升学等事宜居民不在原出生地生活居住时会形成居住地址,如未发生户口迁移等,户籍所在地将不变。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1,905人已浏览
1,711人已浏览
1,0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