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根据相关法律,对于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范围如下,第九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的证据和人民法院的证据是我国诉讼证据的两个来源。但是,在行政诉讼中,这两个证据来源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从根本上说,当事人的证据是行政诉讼证据的主要来源,人民法院的证据只是次要来源。这是因为人民法院是有争议的裁判,保持公平中立的立场和对事实的客观态度对案件的公正解决非常重要。同时,在诉讼中,法院的责任主要是审查判断证据,确定证据的有效性,提供证据主要是当事人的责任。法院过多涉及证据的收集和检索,将大大降低甚至失去行政诉讼法建立的举证责任制的作用。因此,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取证应限于少数具体情况。法院取证可分为两种情况:根据职权主动取证和根据申请取证。人民法院不得为了证明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一、人民法院根据职权主动调取证据。对于人民法院根据职权主动调取证据的情况,虽然《行政诉讼法》有规定,但没有规定具体范围,《行政证据规定》对此进行了说明。根据《行政证据规定》,人民法院根据职权主动向有关行政机关等组织取得证据,限于两种情况:一是相关事实认定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止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二、人民法院依照申请调取证据。(一)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取证的范围和条件。在行政诉讼中,虽然原告或第三人在法律上与被告行政机关平等,但在实际地位上仍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其举证能力较弱,需要人民法院给予更多的帮助。根据《行政证据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下列三种证据材料,能够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取得:一是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证据材料,必须由人民法院取得;二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第三,其他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材料。《行政证据规定》与《行诉法解释》题,《行政证据规定》与《行诉法解释》有一个重要区别,即《行政证据规定》将人民法院根据申请调取证据的申请人仅限于原告和第三人,将被告排除在外,而《行诉法解释》则没有对其进行限制。(2)申请和处理调取证据。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取证时,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取证申请。取证申请书应当注明以下内容:证据持有人的姓名、姓名、地址等基本情况;拟取证的内容;申请取证的原因及要证明的案件事实。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审查当事人提出的取证申请。申请符合取证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决定凋谢;申请不符合取证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说明不准取证的理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与此同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经调取未取得相应证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法律规定: 70、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盖章。 73、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由人民法院负责调查收集的证据包括: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 (2)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勘验的; (3)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 (4)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证据。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范围为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诉讼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以及与当事人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性事项。具体的细致范围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六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3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