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民法院可当庭宣判,也可定期宣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不管是民事审判还是刑事审判,在审核活动的最后都会宣读判决书,案件最后流程就是依据判决执行,如果不服判决,可以上述,但不依据判决执行,可能会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法院二审开庭实例的程序如下: 开庭前的准备,这里当事人有一个重要权利是申请回避权,即对审理本案的审判员、书记员等,当事人认为审理本案可能导致不公正的,可申请回避。 1、法庭调查: (1)由上诉人宣读上诉状或不服原审判决的主要理由; (2)被上诉人答辩 (3)合议庭会根据上诉方与被上诉方控辩双方的争议点,来总结二审法庭调查的重点,总结出后,法庭调查将围着法庭调查焦点进行理实陈述和举证、质证。 在这一阶段,只要当事人把所认可的事实陈述一下,要有二审新证据可提一下,也可以就原审证据法院认证情况等进行陈述等。 2、法庭辩论,该阶段一般是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和重点,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各方面来论述不服原审判决的主要论点和二审法院应如何适用法律等等。 3、合议庭征求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可根据当事人自身情况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4、最后陈述,说说希望法庭如何判决等。 5、核对庭审笔录无误后签字。 6、当庭宣判的,等着合议庭评议 7、定期宣判的,回家等判决。 8、还不服的,向二审法院的上一级提出申诉,请求再审,也可向检察院民行部门提出申诉,请求抗诉。
在民事诉讼中,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出判决的具体时间,但是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期限,简易程序为三个月完结,普通程序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刑事诉讼的话最迟不超过一个月半月宣,判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你的情况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将经过三个阶段,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这三个过程犯罪嫌疑人都不能和家属见面,只有律师能够见面,建议尽早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案件的证据来替犯罪嫌疑人辩护来维护其合法利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7人已浏览
278人已浏览
561人已浏览
1,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