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
外出时间超过七日的,应当提前七个工作日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审批表》,经司法所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审批,同意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不能消除。除非犯罪时未年满18周岁,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法院会依法对犯罪记录进行封存。《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司法所在接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通知函后,及时进行登记,并向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劳教前所在单位或现住所社区发出通知,由基层单位或社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基层单位和社区在10日内将通知回执交司法所,司法所在10日内将通知回执交发函部门。基层单位和社区对经调查在本单位或本社区居住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建立帮教档案,并落实帮教,对经调查确不在本小区居住的,及时将调查情况书面报司法所。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546人已浏览
7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