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
犯招摇撞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招摇撞骗罪,是指为牟取非法利益,假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279条第一款之规定,犯招摇撞骗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由此看来,招摇撞骗罪的量刑有两档,一档是情节较轻的,在3年以下;另一档是情节严重的,在3至10年的法定幅度内量刑。因此人们说的招摇诈骗罪其实应该是指招摇撞骗罪。事实上,招摇撞骗罪中利用特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种特定的身份和职务来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普通老百姓往往会基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而受骗,损失惨重。因而加深对这类犯罪的认识,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犯本罪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了招摇撞骗罪的基本犯和情节加重犯两个量刑幅度,但该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就该罪情节严重的范围加以明确规定。如何正确把握该罪情节严重的范围,既是审判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对行为人正确量刑。笔者认为在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依据刑法所确立的罪刑相适应原则认定情节严重,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在具体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由此可见,招摇撞骗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应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侵犯的客体、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着手,以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作为衡量指标,笔者认为该罪情节严重具体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多次招摇撞骗。犯罪的构成要件直接反映该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在该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中,既无数额多少的要求,也无情节轻重的要求,即只要行为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实施招摇撞骗的,就构成该罪,因此,行为人实施地每一次招摇撞骗都符合该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单独构成犯罪。行为人出于同一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属连续犯,对于连续犯不能分别构成几罪适用数罪并罚,应按一个独立的罪依据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处罚,危害严重的,应当适用“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条款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如最高院司法解释将“多次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作为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中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刑法》将“多次抢劫”规定为抢劫罪中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情节之一。因此,多次招摇撞骗应成为该罪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依照司法实践,多次一般可认定为三次或三次以上。2、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招摇撞骗行为本身性质并不严重,但被害人却由于行为人招摇撞骗的行为而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等。在此情形下,行为人主观上仅有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并无杀害、伤害被害人故意,故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并无刑法上的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招摇撞骗罪,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但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后果是由于行为人招摇撞骗对其人身、人格权利侵害后,被害人因为该侵害而形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他自身精神崩溃患上精神疾病或者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虽然不影响案件的定性,但该后果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作为对行为人量刑的情节,即应将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这一严重后果作为招摇撞骗情节严重的情形。3、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和威信。犯罪客体既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也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体决定的,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构成犯罪,同样,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损害程度的大小,则直接反映该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形象、威信和正常活动。由于行为人出于不同的动机,在实施招摇撞骗中具体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不同、实施招摇撞骗的时间、地点、侵害对象不同,其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威信以及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也有所不同。如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办案为名,向被害人索要钱财,其不仅仅败坏了国家机关形象、威信,更败坏了司法机关的公正、廉洁形象,这种招摇撞骗的行为当然比冒充一般国家工作人员骗取某种荣誉称号、政治待遇、职位、学位等社会危害性大。而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应具体体现在对行为人量刑轻重上,因此,应将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和威信作为情节严重的情形。对于招摇撞骗罪,我国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并且常常与诈骗罪一起进行数罪并罚。由于冒充国家公务人员会撕裂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且给政府机关带来不好的名誉。所以我国对于此种行为是严加处,并且会对该项行为进行取缔。
招摇撞骗罪是诈骗罪的一个分支,但区别于一般的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诈骗行为人冒充国家公共机关部门对受害人实施诈骗行为。招摇撞骗罪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的处罚。但还特别强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到十年以下。具体情况包括: 1、诈骗获得巨大非法利益的 2、导致受害人精神崩溃或者自杀的 3、多次招摇撞骗的 4、冒充警察属情节特别严重的通过上述内容可以有效区分出一般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本质区别。招摇撞骗是以通过非法目的牟取利益,损害到国家形象以及公民的财产。但又同时指出,虽然行为人具备了冒充国家公共机关部门,而却不够成犯罪的情况:那就是行为人身穿国家公共机关专业工作服以炫耀为目的,却没有索取钱财或没有通过冒充人员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的话是招摇撞骗罪也按照诈骗罪论处: 1、冒充公车车牌骗免高速路费并且达到一定数额 2、通过电话沟通冒充国家公共机关诱导被害人转账等行为 3、利用特殊时期的特殊请款假借名义骗取公司财物的 4、冒充捐款慈善机构部门的。从该罪的犯罪构成上看,招摇撞骗罪区别于我们日常概念中的招摇撞骗,这是因为: 1、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进行的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 2、所谓招摇撞骗,在该罪指的不是泛泛地利用假冒的身份或职位到处炫耀并进行种种欺骗,而是特指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假冒身份。 3、在行为主体上,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具有特定职位的上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目的上,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是以故意骗取非法利益为最终目的。综上所述,对于招摇撞骗的量刑标准中还会涉及到行骗非法获利的金额数额来进行确定具体的量刑,通常对于招摇撞骗的行为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于冒充军警人员的也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会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390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