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协商不成,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年假以从最开始参加工作时的工龄计算: 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 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 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 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未休年假赔偿3倍工资。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年假以从最开始参加工作时的工龄计算: 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 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 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 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未休年假赔偿3倍工资。
通常情况下有效期是2年,各地限定不一,以当地限定为准,若不清楚可询问当地公安机关确定,流动人口在寓居地、就业地或就学地解决寓居登记,且持续寓居、持续就业或持续就学半年以上的,能够申领寓居证。寓居证每年签注一次,在寓居地、就业地或就学地公安派出所或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组织解决签注手续。解决流动人口寓居登记、寓居证、寓居变换登记的,不收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2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4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