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服刑人员的罚款缴纳方式

2024-12-17
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他们需要缴纳罚金。罚金是一种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用于惩罚犯罪分子。根据法律规定,罪犯在假释公布后应当缴纳罚金,但是没有规定在假释公布前也可以缴纳。实际上,罚金的缴纳应该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属于刑罚的执行问题。 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没有执行罚金,并且没有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在减刑和假释时,人民法院应该从严掌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2号第二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罪犯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并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服刑人员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人员,在判刑后投入到看守所或者在监狱、劳动改造场所劳动改造的人员都被称为服刑人员。如果一个罪犯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他的服刑期是十年。如果已经执行五年,那么他还有五年的服刑期,剩余的五年服刑期被称为“残刑五年”。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法律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2号第二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减刑、假释时可以从宽掌握确有执行、履行能力而不执行、不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服刑人员是指:经过人民法院因刑事犯罪判刑的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的人员在判刑后投入到看守所或者在监狱、劳动改造场所劳动改造的都叫服刑。如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的话,他的服刑期是十年。如果已经执行五年,那么他还有五年的服刑期,剩余的五年服刑期叫“残刑五年”。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