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直接证据: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一般说来...
间接证据是指对被审计事项具有间接证实功能的证据。这种证据需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审计事项的事实。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取决于它与其他证据结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直接证据是能够直接证明对象的证据,也就是说,任何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都是直接证据。直接证据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当事人的陈述。第二,证人证词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第三,可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第四,可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材料。第五,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证明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直接证据直接证明了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一旦收集到确凿的直接证据,就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 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 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 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1、间接证明具有依赖性。间接证据有相互依赖的特性,任何一个间接证据都只能从某一个侧面证明案件的某一个局部的情况或某些个别情节,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必须依赖其他证据,并结合起来组成完整的证明体系,形成一条证据锁链,才能具有证明作用。 2、间接证据具有关联性。任何一个间接证据的证明意义,都是由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以及与其他证据在证明过程中相互结合所决定的。只有与其他证据以及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这样才能起到证明作用。 3、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任何一个单独的间接证据,都不能直接证实案件中的主要事实,不能肯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只有把诸多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最终排除各种可能性,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4、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各个间接证据所能证明的必须是相互一致的,并且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不能相互矛盾。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证明结论。
(一)与案件有关的主要事实的做法是间接的,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主要情节或事实的各个部分。因此,任何间接证据必须结合其他证据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二)间接法与相关案件的主要事实的间接证据确定的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方法必须是逻辑推理。在唯一的直接证据并不间接证据,证明了推理过程更加复杂。关于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的特点,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证据的分类中还有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那么这种分类下的证据又有哪些特点?你可以到我们的相关栏目进行了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5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484人已浏览
4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