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法院要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侵犯民事权利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届满时,债务人获...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 2、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一般的民事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是2年的, 1、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不超过1年。如果诉讼时效已经超过1年,且当事人不能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对方当事人以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当事人一方将败诉。 2、下列诉讼时效为1年:A、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B、生产劣质不合格商品未做声明的。C、拒付或延期支付租金的。D、寄存物品丢失或损坏的。 3、诉讼时效届满前六个月,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不能履行诉讼请求权,为诉讼时效中止,在中止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时间继续计算。 4、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请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在中断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时间重新计算。 5、诉讼时效届满,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约束。 6、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司法依据《民法典》136条、137条、138条、139条、140条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19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