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
任何违法行为应当满足主客观一致原则,客观上的违法行为表现为违反民法、行政法、刑法、公序良俗、公共秩序的行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或过失-明知自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的行为。亦称“非法行为”。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2、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一般认为,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也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违法行为代码:1101违法行为: 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法律依据:《法》第51条第1种行为、第90条、《实施办法》第33条第8项记分分值: 1罚款金额: 20~200(20~50)其他处罚: 违法行为代码:1110违法行为: 未随车携带驾驶证的法律依据: 《法》第95条第1款第5种行为、《法》第90条、《实施办法》第33条第5项记分分值: 1罚款金额: 20~200(20~50)其他处罚: 扣车
网上查车辆违章,不仅需要车牌号,还需要行驶证发动机号或车辆识别代码。交通违章查询是指通过网络或终端查询查询机动车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汽车违章查询有五种方式:交通支队终端查询、汽车违章网站查询、电话查询、手机短信查询、手机软件查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2人已浏览
2,183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2,9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