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
包括医疗费赔偿金额、误工费赔偿金额、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赔偿金额等等。医疗纠纷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通常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沟通协商。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2)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材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3)协商不成,则建议患者或家属委托医学会进行技术鉴定。如对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4)如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都不是必经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专业律师提醒:发生医疗纠纷后应按下列程序处理:(1)第一时间封存和复印病历!(2)不要选择医学会做任何形式的鉴定!(3)诉讼时效是一年,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可能面临败诉风险.(4)通过本律师分析病历能确定医院有过错的即可以起诉维权.(5)本律师专做医疗案件诉讼代理,14年律师执业经验,国内办案,需要代理可联系我.
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概念。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是不一样的,医疗事故的出现才会导致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由于受害人和家属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不满意而引起的。那么,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是什么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4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