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是的,根据刑法第十一十四条的规定,只要实施放火行为,点燃目的物,导致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烧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烧...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纵火可能会危急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只要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 如果是通过纵火杀害特定的人,那是故意杀人未遂。
放火罪未遂也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罪的既遂标准 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 本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114和第115条。这两条的关系是,114条是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本条款,第115条是与本条相联系的结果加重条款。 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条文规定的严重结果发生了,才能适用该条文。所以,认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应以114条规定的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 根据114条,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了目的物,引起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例如正要点火,就被人抓获,或者刚点着引火物,就被大雨浇灭等,应被认为是放火罪的未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2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