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案件中,辩护人律师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经过法庭允许。一、证人出庭需要控辩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是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真伪的一种直接有效形...
未成年人如果是对案件的情况了解,并且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辨别是非的,就可以出庭作证。若是因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未成年人,就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第73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注意:1、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2、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3、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在中国,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必须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情况下出庭。以下我们逐一分析。1、不能强制出庭作证的证人范围: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但是近亲中的同胞兄弟姐妹可以被迫出庭。强制证人出庭的,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2、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1)情节较轻的,予以警告。(当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10日以下的司法拘留。但是不能罚款。而且需要院长批准,而不是审判长。这里的拘留是10天以下的拘留,必须区别于扰乱法庭秩序的15天以下的拘留。(三)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作证,法院无法确认其证言的真实性的,证人的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刑事诉讼解释第78条)注意,只要不出庭,就不能作为定案依据。3、证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允许不出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