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构成放火罪要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一、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方面。本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构成放火罪要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一、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例如,某电气维修工人,发现其负责维护的电气设备已经损坏,可能引起火灾,而他不加维修,放任火灾的发生。这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 三、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
符合以下条件即构成放火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犯罪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放火”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导火材料,点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种即可以引起火灾的危险因素,引起公私财物的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放火既可以采用作为的方式实行,如用引燃物将目的物点燃,也可以采用不作为的方式实行,但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放火罪,必须以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特定义务的人员为前提,也就是行为人对形成火灾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且根据其主、客观条件有能力履行这一义务而没有履行,以致造成火灾的。如负有防火义务的油库安全员,发现油库有着火的危险,能够采取防火措施而不采取措施,导致了油库火灾发生,就构成不作为的放火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