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对故意传播传染病罪量刑有以下规定:首先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故...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只要行为人主观方面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客观方面又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即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传播传染病罪,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而出于某种动机或为达到某种目的,仍然向他人卖淫或嫖娼。
1、行为人假意传播疫情的,可能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传染病立案标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和粪便进行消毒;(三)允许或者纵容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的容易传染病的工作;(四)拒绝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条和本规定第五十条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指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四十九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940人已浏览
2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