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由于每一股股份的价值原则上是相同的,因而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多数股东”)便...
一、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每一股股份的价值原则上是相同的,因而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多数股东)便较持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多数股份的股东便较持少数股份的股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如果“多数股东”滥用这和优势地位,便会通过控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途径,在处理公司业务时,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损害公司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 一、侵害少数股东权益的表现形式及存在问题 (一)表现形式。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侵害常见以下一些手段: 1、违反法律或章程故意拖延或拒发股息; 2、不合理地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支付高额报酬和提供高福利待遇; 3、利用公司的资金为多数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高价租用其财产; 4、利用公司对多数股东控股的其他公司提供贷款优惠或免除债务; 5、恶意增加公司资本,迫使少数股东因无力认购新股而使其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 6、操纵公司股票价格,迫使少数股东低价出售所持股票; 7、在董事或管理人员非法经营、违反职责而损害公司利益时,无理拒绝以公司名义对他们进行追究; 8、违反法律或章程的规定,为少数股东参加股东大会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9、无理拒绝向少数股东提供或隐瞒有关公司经营状况、资产情况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1 0、利用“不断发展恶意兼并”或“短期合并”等手段,将少数股东排挤出去然后再恢复公司原状;1 1、利用因其职务所获得的内部信息为自己谋取私利。 (二)立法不足与审判难题。现行《公司法》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利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但该条款存在如下问题:1.该条款对如何界定“违法决议”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2.该条款没有对有权提起诉讼的股东的资格、提起诉讼的时效等事项做出规定,在实践中可能造成个别股东恶意滥用诉权的现象;3.该条款仅规定股东有权要求法院“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而未规定股东有权就该行为给公司或股东造成的损害要求赠偿。4.该条款及《公司法》中的其他条款均未规定股东派生诉讼或代表诉讼制度,而我国民诉法亦无相应的规定,使司法实践中,少数股东的这一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保护。另外,公司法中关于少数股东权利保护的规定一方面为少数股东提供一个机会保护自己和公司的权利,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被个别股东混入,当作一种向公司管理人员施压,以谋取个人利益,甚至为公司竞争对手服务的手段。公司管理人员或多数股东往往因担心公司形象受损或诉讼费用高昂而不得不做出妥协,会产生“诉讼敲诈”或诉讼投机现象。同时,实践如何在少数股东利益保护和防止法院过分干预公司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往往较难权衡。 二、立法建议 (一)对于少数股东提起的直接诉讼可参照英美法的做法,直接在公司法中规定股东之间互有忠实义务,由于多数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少数股东进行压迫时,少数股东可直接对多数股东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侵害行为进行干预,也可以请求撤消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或确认决议无效。还可以请求解散公司或对公司进行业务审计。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父母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所谓监护,是指为了监督、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同时对其教育抚养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依法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通则》的规定,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失踪、被监禁或被撤销监护人资格不能担任监护人时,未成年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仍然存在,任何人不得干涉。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包括人身方面、财产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监护,具体有:代理未成年子女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管理未成年人子女的财产,对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在人身方面,监护人应维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其姓名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名誉权、荣誉权不受侵犯,依法进行义务教育,对德、智、体全面进行培养等。
法律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如下: 一、允许股东查阅会计账簿,强化了股东知情权 二、明确赋予股东对公司经营者的索赔权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自由更具弹性和效率 四、首次确认股东的退股权 五、股东有权就存在瑕疵的股东会决议提起无效确认之诉与撤销之诉 六、引入了股东的累积投票权 七、规定小股东的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88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