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集体合同的法律约束力。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合同对人的法律效力:集体合同对人的法律效力是指集体...
集体劳动合同的生效,是指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协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
集体合同又称劳动协议、团体协议、联合工作合同等。指企业行政和工会双方签订的,以完成生产任务,改善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劳动条件为中心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企业,反映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劳动者共同实施罢工,迫使资本家对工人做出一些临时让步。之后,他们推举工人代表和资本家签订集体合同,而不由个人规定出卖劳动力的条件。例如,俄罗斯的第一份集体合同是在巴库工人罢工获胜后于1904年12月签署的。当时合同明确规定了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日等条件。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已经成立但是不完全符合合同生效的要求,一般是缺乏订约的能力和订约权,因此效力是否发生尚未确定,必须经过有权人的追认方可生效,在一定期间内或者经催告不予追认,则合同不生效,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订立的合同《》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3)无权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处分财产的人,应该对财产具有处分权,原则上,任何人都不能处分属于他人的财产。但是,如果处分了,这样的合同效力如何呢?《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372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