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结案时,必须本人签字确认,对按规定的时间,到银行交纳罚款。如果是拘留的,由办案单位直接送拘留所。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
法院在收到你的诉讼材料后,应该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符合上网条件的在逃人员,立案单位要详细填写《在逃人员信息登记/撤销表》中“在逃人员信息登记”部分内容,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加盖公章后,连同在逃人员法律文书原件(拘留证或逮捕证)一并交给同级刑侦部门,由刑侦部门将在逃人员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进行网上追逃。立案单位在工作中又发现新信息的,要立即提交刑侦部门进行修改、补充。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案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由此可见,立案的标准有三条,符合条件即立案,不存在多长时间的说法。 1有犯罪事实 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 如前所述,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管辖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职;不应当管辖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权。 综上所述,只要符合以上三点,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哪怕是没见过他,都不能影响立案。 至于诈骗罪立案后多久抓人,这要看案件具体情况了,实际中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一般来说立案后,明确犯罪嫌疑人的既可以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了,如果公安机关履行职务有不作为的情况,应当立案不立案的在收到不立案决定书后可以向同级检察机关反映,其他不作为情况可以向该公安机关督查部门反映。
截至2018年,目前中国法律对公安机关是否向通报人发出书面立案通知书没有明确规定,通报人为事件受害者或利害关系人通知。目前公安机关只明确规定的不予立案的要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3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4,8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