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涉外性。涉外仲裁包含涉外因素,这是与国内仲裁的主要区别。它的涉外性决定了它比国内仲裁更灵活,并受到国际公约、惯例和协议的规范。二2)自...
1、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2、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外仲裁,又称国际仲裁,主要是指国际经贸仲裁,即在国际经贸仲裁活动中,当涉外仲裁当事人根据其仲裁协议,自愿向各方同意的仲裁机构提交其法律关系中的争议进行仲裁。裁决是最终的,对各方都有约束力。涉外仲裁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是争议当事人具有不同的国籍,其主要营业地或居住地不在同一国家,或者依照不同国家的法律组成的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第二,争议对象具有涉外因素,即争议对象的所在地或合同的签订地或履行地在当事人一方或各方所在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中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事后签订的仲裁协议,依法判断涉外经济争议和海事争议,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
1、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涉外仲裁指仲裁事项包含的法律关系为涉外法律关系的仲裁。包括仲裁当事人中有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所涉法律关系的标的物所在地、履行地等在外国的等。涉及港、澳、台地区的争议,比照涉外纠纷处理,所以也属于涉外仲裁。中国仲裁法对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区别对待,所以区分涉外与国内则是非常重要的事项。 2、众所周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其受理的仲裁大都为涉外仲裁,其它仲裁委员会如北京、上海等属于地方仲裁机构也可以称为国内仲裁机构,它们受理的仲裁多为国内仲裁。随着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也受理部分国内争议,而地方仲裁机构也可能受理涉外争议,所以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划分不能以受理机构来划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法院在认定是涉外仲裁还是国内仲裁时,看所仲裁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如属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则为涉外仲裁,反之则为国内仲裁。
有下列特点: 1.自愿性。当事人的自愿性是仲裁最突出的特点。仲裁是最能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争议解决方式。 2.专业性。仲裁机构的仲裁员是来自各行业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精通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规则,对公正高效处理纠纷,确保仲裁结果公正准确,发挥着关键作用。 3.独立性。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独立进行仲裁,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也不受其他仲裁机构的干涉,具有独立性。 4.保密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69人已浏览
558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4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