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为了维护自己的、他人的或者国家的合法权益免受不必要的损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那...
成立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既包括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第三、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第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既有正当防卫,那么就有非正当防卫。如果非正当防卫造成了损害,则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非正当防卫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 (4)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建立正当防卫,应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原因条件。 原因包括四点:1)必须存在非法侵权。2)非法侵权不仅限于犯罪行为。非法侵权的范围应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非法侵权必须是现实的。至于非法侵权的程度,通常仅限于暴力、破坏性和紧迫性的非法侵权。4)非法侵权通常应该由人来实施。 第二,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非法侵权正在进行的时候进行,不能在事前和事后进行。所谓非法侵权正在进行,是指非法侵权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第三,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与第三者相提并论。 第四,主观条件。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指防卫人员必须主观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 第五,极限条件。正当防卫的极限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极限,造成重大损害。 第六,无过当防卫权。也就是说,对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