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答辩权。 我国民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权利受损...
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2、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务人死亡了不是问题,只有他有遗产,他的继承人就有义务在遗产的限度内清偿债务。至于诉讼时效,要分情况讨论:如果约定了还款日期,那么从约定之日起2年,过了也可以起诉,但如果对方以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可能不支持你的诉讼请求,但如果对方自愿还钱就没关系了;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则从你主张对方还钱的请求到达对方时开始起算诉讼时效,也是2年,如果对方不在世了,你可以直接要求他的继承人换钱,效果是一样的。
一、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二、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 1、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2、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首先,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其次,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9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