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事故报警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其他人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报案,交警部门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二、交警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
报警由交警来划分事故责任认定。主,次要责任:所有费用扣除赔付的以外,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承担的费用有:医疗费,,护理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由当事人自行处理现场的,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1、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前,当事人应记清对方的姓名、单位、车种、车号; 2、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后,由肇事方写明事故事实,经双方签字后,交给受害方; 3、双方交换驾驶证或有效身份证件; 4、当事双方应在2小时之内(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小时),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共同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报案,逾期不到的按不及时报案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5、注意:对于损失轻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 处理现场后,当事双方对事故事实有争议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按处理现场前肇事方写明的交通事故事实认定责任; 6、发生碰撞固定物的单方交通事故时,当事驾驶员或有关人员应立即报案,并将车辆移至路边或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处理; 7对当事人按规定自行处理现场的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按事故处理简易程序办理结案手续,不再受理此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经济赔偿只调解1次。
根据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通报后,按管辖范围立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通报和警察指令后,应立即派交通警察到现场。二、调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合法、及时、客观、全面收集证据。(一)调查事故现场,调查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二)固定、提取或保全现场证据资料(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制作询问记录的现场没有制作询问记录的条件,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四)其他调查工作。例如车辆的检查、鉴定等。三、认定和审查在调查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四、处罚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时扣除或吊销汽车驾驶执照、拘留。五、损害赔偿调停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停时,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书或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审查结论之日起十天内书面申请。六、向法院起诉。
一、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3、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车辆、物品损失评估。 4、造成人员伤残的、由公安机关指定车主或主要肇事责任人预付伤者医疗费用、并出具伤势鉴定证明和医疗费用初步评估说明书。 5、公安机关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作出责任认定。不服的15日后向上一级机关事故处(办)申请重新认定。 6、肇事双方各出一至二人代表,到公安机关事故调解办参加调解。 7、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带齐各种发票、票据、评估说明等证明材料。 8、致伤的、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带齐各种票据、出院证明、身份证、伤残评定证等、严重致残的还加带家属情况证明、派出所出具的家属供养情况证明材料。 9、死亡的,从确定办理丧葬事宜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30天。家属带齐各类票据、死亡证明、派出所出具的家属供养情况、家庭成员等到证明材料。 10、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签字后结案。并出具调解书、执行期限等字据。 11、调解期满、经二次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或调解书生效后拒不执行的、公安机关终结调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6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