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本月23日中央召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
1、农村耕地的承包经营期限是三十年。法律没有最新修改,现在仍然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 2、如果是草地,承包期限可以为三十至五十年;如果是林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经营方式并不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但它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客观实际,于是它催生了前所未有强大的生命力,使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从低谷、停滞和贫穷困境中摆脱出来。农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土地的分散经营,也形成了农村现代化的割据、农业小规模生产的小农经济格局。这种格局在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且简单化的理解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又客观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适时调整和合理化的流动,诱发了农村贫富悬殊加大的趋势。
土地确权主要工作从2016年8月到2016年8月完成。已经基本完成入户调查与资料收集,目前正在开展上山指认地界阶段。广大农民朋友们请保持手机畅通,听村干部通知,要认真配合,不害怕麻烦;实事求是,不虚报地块;认真核对,看两轮公示,确保登记真实准确(本次延误登记的农户短期内不再安排补充登记)。
事实上,现在有种政策叫做“土地流转”。和题目中的大承包的区别就是非强制性。农民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目前,这种政策已经在部分农业大省实施。就老家这边的情况来说,一部分人在尝试土地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找专人管理。第一批土地流转的土地都在河道旁边,因为没人种植,当地乡镇政府收取一点承包金后就允许承包商使用了。后来扩展到承包农户的土地,大部分农民也乐意承包出去,一方面出价并不低(一般来说700元/亩)且自己不用承担风险,还可以先拿钱,另一方面,年轻人出门打工也不用每年春忙秋收的时候回家。农户这边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已经开始土地流转的这几年,我还没有听过承包商有盈利的。虽然大面积种植有利于控制成本,但是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在当地随便找的几个农民,所以管理效果奇差(打农药的时候一亩地的药打两亩地,洒化肥的时候也都是随便一扔。),最后导致收成很不好。不过承包商会有政府的三农补贴,倒也不至于亏本。因为这样,从去年开始承包商的热情有点消退了。毕竟每年好几百万的投入见不到回报。补充点新内容 1.三农补贴不是一次性补足,而是要签几年合同,每年给一部分。 2.已经有开始盈利的了,有一个老板去年搞了2万亩地,2000万不到的投资,最后有30%的收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