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通常情况下是年龄未满8周岁的儿童。还有一些就是虽然年龄达到了8周岁,但是却不具备辨别能力的儿童或者是成年人,仍旧需要监护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该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立法原意是单位不承担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三类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三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对普通的事物和行为欠缺基本的认识判断能力,也不能正常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十周岁”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构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备,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是“或”的关系,只要二者具备其一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1,563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