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离婚转移财产会构成刑事犯罪吗?有可能会。 1、离婚时,一方为了侵吞另一方的合法财产而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等行为,均...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转移共同财产的,不构成犯罪,但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已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工资责任,数额较大,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涉嫌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事犯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
一、根据修正案(六)之六规定,本罪在罪状表述中,虚假破产罪量刑为把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作为定罪的界限,因此,本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不仅要实施虚假破产的行为,而且要给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失,才构成本罪,才能予以追诉。 二、《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指财产权利。2、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公司和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或者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他人利益的行为。第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由任何公司和企业构成,即根据《破产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均符合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体构罪要件,但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有犯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本罪主观上必须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过失。本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往往是为了逃避债务,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