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道路作业单位在道路上进行维修、养护、保洁、绿化等作业时,应当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当穿着醒目的安全防护服装,使用喷涂或者粘贴...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无人员伤亡,情节不严重,事故双方可以就责任等达成一致意见后直接通知保险公司定损理赔。如果情节严重,应当立即报警并通知保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员应保持冷静,严格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正确处理:①立即停车→②采取安全保护措施→③保护现场→④迅速报警或私→⑤立即疏散。第一步:立即停车。如果车辆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或怀疑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注意】交通事故是否立即停车涉及事故责任的认定:1。交通事故发生后未立即停车,不承担事故责任或只承担事故较轻的责任,可能认定为重事故责任。比如交警部门因为没有立即停车而被认定为没有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而承担事故责任或者事故较重的责任。2、交通事故发生后未立即停车的,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或者交通事故逃逸:①交通事故后逃离事故现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普通交通肇事需要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三人以上重伤,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②交通肇事逃逸属于加重处罚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普通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步骤二:车辆驾驶员停车后,应立即采取下列安全保护措施:(1)拉紧手制动;(2)关闭电源,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应同时打开示廊灯和后位灯);(3)设置警示标志。①停车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车辆驾驶员停车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得当,对次生事故责任的认定至关重要。②警示牌设置的距离要求为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高速公路要求在150米以外。因警示牌设置距离不足(甚至只有一两米)导致次生事故而被认定为事故责任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当事人在不能准确判断距离的情况下,应尽量将警示牌设置得更远。第三步:保护现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并留下后果的具体场地和空间范围。(1)因抢救受伤人员变更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当事人必须使用事故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并在道路上标明事故车辆的位置和伤者倒地的位置。(2)对于私人的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填写并签字确认交通事故协议中的事故事实,现场拍照或者标注事故车辆的现场位置,然后撤离现场,避免先撤离现场后赔偿协商无法确定事故现场和事故责任。【注意】交通事故现场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查现场、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处理交通事故的最重要依据;是认定当事人事故责任的关键。①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明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当事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②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无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否查明交通事故事实,都应当承担全部责任;③如果当事人因未能保护现场而无法核实交通事故事实,没有特殊情况,机动车一方一般对非机动车一方或行人承担全部责任。第四步:迅速报警或私了。(1)对于依法不能私了(包括依法不能私了、不能达成私了协议)的道路交通事故,应迅速向值班交警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等待交警处理。(2)依法可以协商处理私了的道路交通事故:a.当事人在签字确认事故事实并保留照片或标记事故现场位置后,可以撤离现场协商赔偿事宜;b.对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撤离现场前应当先签字确认“事故事实”)再进行协商赔偿事宜。【注意】①对不能私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应迅速报警,等待交警处理。②对于依法私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撤离事故现场前必须签订并确认事故事实,避免对方在撤离现场后翻脸不承认,造成事故责任无法确定。第五步:立即疏散。由驾驶员或其他人员(驾驶员死亡或不能行动)组织疏散,防止次生事故。最后,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在48小时内或保险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即通知保险公司发生保险事故。否则,当保险公司因未及时报案而无法确定事故的保险责任和损失时,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全责意味着事故中所有的损失都应该由你来承担,如果你买了交强险和车损险以及第三者责任险,则有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承担这些损失。 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主要是针对事故中对方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比如撞坏的对方的车,或者撞伤的对方的人,而车损险则是针对自己车辆损失。 另外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虽然事故全部损失都应由你承担,但不代表这些损失需要由你垫付。对于这些损失由哪方垫付,法律并没明确规定。但出于争取后续事故调解的需要很多都是由你或者你的保险公司垫付,或者垫付主要部分的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遇到交通事故后这样处理: 1、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 二是向交警报警; 3、在保证区域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并设置危险标志; 4、撤离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后续事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4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