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病员或其家属不得借处理医疗事故之机,向医疗单位或非独立医疗机构提出迁移户口、安排工作、调配房屋等要求。...
各医疗单位应成立医疗事故处理小组,由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公正、又有一定业务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务人员若干人组成,负责本单位或事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医疗单位或非独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认识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一)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二)二级: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三)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对工作一贯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事故性质严重、或发生两次以上(含两次)责任事故的责任者应从重处分;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偶尔发生医疗事故,并能认识错误改进工作的责任事故责任者,可从轻或免予处分。
因而增加的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非独立医疗机构所属单位和个体开业医务人员承担。在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在医疗事故发生后与抢救或补救措施无直接关系的医疗费用,以及自通知病员(包括产妇遗留的活婴)出院日起的医药费用,由病员、家属或其所在单位支付。
本细则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5人已浏览
1,249人已浏览
541人已浏览
8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